在高端刑辩出庭律师研修班的学习盛会上,高端刑辩研究院正式宣告成立,参与此次培训的律师们皆为研究院成员。课程圆满结束后,主讲人王誓华律师给每位学员布置了课后作业,要求大家将参加培训的切身感受,或是对高端刑辩的深入思考等内容整理撰写下来。
今日,我们推出学员赵菲律师、刘伟律师的感受文章,一同走进他们在此次研修班中的所学、所悟、所感。其他学员的文章本公众号后续将陆续予以刊发。
本文为刘伟律师的文章。
刘伟(溪伟)律师,高端刑辩研究院成员,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工程专业毕业,先后在中电科15所和美国摩托罗拉及美国思科公司工作过二十多年,是通信及计算机网络资深架构师。2002年获得了思科公司的网络专家认证CCIE#8743,同时还拥有信息安全的CISSP认证,美国亚马逊公司AWS SAP的云计算架构师认证。2022年通过了司法考试,2024年成为专职律师。
高端刑辩的格局、专业、策略与传承 --王誓华律师刑辩培训感想 文/刘伟律师 与我以前参加的强调单一技能的刑辩培训不同,王誓华老师本次的培训更多的是向热衷刑辩的律师倡导一种理念、一种方法论,就像刑法总则一样,磨刀不误砍柴工,在认同王老师刑辩理念的基础上再把各项基础的刑辩技能训练好,就能更容易的跟上王老师高端刑辩的节奏与步伐。 一、关于高端刑辩的理解与内涵 我个人理解王老师的高端刑辩有四个维度,一是境界高端、二是业务能力高端、三是辩护策略高端、四是传承高端。 1、境界高端 想要成为真正的高端刑辩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品格三观正,还要有高度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禁得住诱惑秉承执业操守。也敢于和司法不公做斗争,同时拒绝套路辩尽力为当事人争取应有的权益弘扬公平正义。很多重大复杂的案件除了案件本身的法律问题之外还折射出与之密切相关的深层次社会问题。正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类案件表面上是法律问题实则是社会治理问题。这就对高端刑辩律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法律条文以外,还要尽可能多学习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科技类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全方位武装自己,提高认知层次扩大认知边界。最终提高自己对案件全局的透视力与掌控力。 2、业务能力高端 高端刑辩对律师业务能力的要求自然不低,在一个刑事案件中律师除了要面对公、检、法的承办人员还要面对提取电子数据的网警、伤情鉴定的法医、出具司法审计报告的鉴定专家等多种专业人士。想要取得理想的辩护效果,辩护人在各方面的综合业务能力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所以艺多不压身,高端刑辩律师要保持持续的自学能力,愿意多维度的去拓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争取以少胜多,尽量不依赖外部资源,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3、高端的辩护策略 在控辩审三方力量对比极不对等的前提下,刑辩律师想要出奇制胜,只能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具备全方位碾压对手的硬实力才能在庭审中游刃有余,程序实体相结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就像打拳击下围棋一样,虚实结合进攻与防守能迅速转换,站得高看得远以不变应万变。无论何种情况都能处变不惊掌握战略主动,无论在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出手都能稳准狠切中要害。再普通的招数,只要你练得炉火纯青,研究的足够透彻,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水准,它自然也就成了你的绝招。 4、高端的传承 律师不是商人,是肩负法治思想与社会使命的法律人,就像医生治病救人一样,律师要办好每一件案件,挽救当事人的人生甚至生命。因此,青出于蓝胜于蓝,高端刑辩律师也要有传承,不光是传承业务能力,更重要的是理念格局底蕴的传承,只有高端的传承才能把刑辩业务真正做大做强,也能顺便优胜劣汰净化行业队伍。 二、一个跨行刑辩宝宝律师的入行初阶感悟 借用李蒙律师的话,我也是个才刚拿到律师执业证的宝宝律师(2024年12月拿到北京的律师证)。在此之前我在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和思科公司做过十多年网络工程师,对手机4G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都很熟悉,主要的工作就是帮助移动运营商设计实施3G/4G通信网络。2011年7月中国电信在国内第一个4G网络的数据切换电话(Data Call)就是我调试成功的。 对于刑事案件阅卷工作的感悟,王誓华老师提到他做实习律师期间就参与办理了一起故意杀人案,被告人在对被害人分尸过程中,王老师敏锐的抓到了一个核心问题。凶手用刀切开被害人脖子的时候,是否有血液喷溅就是一个对案件起决定性因素的细节,如果没有血液喷溅说明当事被害人已经死亡切的是尸。如果有血液喷溅说明当事被害人尚未死亡切的是人。王老师的助理孙源律师也谈到了她在根据被告人的讯问笔录查阅讯问录像时,发现被告人在被讯问期间总是不由自主的低头,原来被告人的右腿上放了一本事先打印好的底稿。 对此,我也是深有感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刚入行不久,参与高质量庭审的机会不多,对于阅卷还算有点心得。个人感觉查阅刑事案件卷宗寻找在案证据材料中的问题,实质上与我原来做网络工程师遇到系统故障排查问题的思路或者说那种方法论的感觉很类似,殊途同归我甚至敢说工程师从事刑事阅卷工作有天然的优势。 目前为止我参与办理了两起最高院死刑复核的法律援助案件,第一起是发生在广东某地的抢劫杀人案件,四名被告人抢劫出租车司机钱财,四名被告把司机的手脚捆绑的同时还用胶带封住了司机的嘴巴,将他遗弃汽车后座的空挡处逃离,结果导致出租车司机窒息死亡。因为法医无法确定相对准确的死亡时间,那么被害人是在被遗弃在汽车后座之前就已经窒息死亡,还是被害人被遗弃卡在出租车后座的空挡处形成特殊体位之后窒息死亡就成了本案的最大疑点。在查看被告人一段承认自己预谋抢劫杀人的讯问录像时,我也遇到了孙源律师提到的问题,我们在录像中发现临时讯问室中间的钢化玻璃隔断有反光像一面镜子,通过玻璃的折射可以看到两名讯问的民警一个在漫不精心的讯问,另一个则拿着打印好的笔录,在不停的录入,根本不管讯问民警和被告人在说什么。第二起是山东某地的故意杀人案,某地村民酒后杀了村支书,此人也是当地的村霸。从证据、口供看上去都是完整闭合的证据链,但是在会见中我们得知被告人在2000年国庆节期间受过严重的脑外伤,且对案发时的杀人细节完全无法回忆(岛状记忆)。我们马上让家属去医院调取了2000年10月的住院病历(国家规定住院病历必须保存至少30年),结合脑外伤的病历和法院的类案判决,并去国家图书馆查阅大量的专业论文,也找精神鉴定专家做了论证。最终我们断定被告人在案发时大概率是复杂性醉酒患者,属于限定性刑事责任能力人。(一般右侧大脑受过严重脑外伤,醉酒后容易有此类症状) 建纬律师事务所的马贺安律师经常倡导侦查式辩护,辩护人之所以能以大海捞珍的方式在海量的卷宗中发现决定成败的蛛丝马迹,主要依靠的还是扎实的业务技能与敬业精神。这与王誓华老师强调的对刑事辩护要有情怀和兴趣的理念如出一辙。凡事一切皆有可能,只有想的到才能做的到,兴趣是最大的能动力,只有这样才能持之以恒的依照计划达成既定目标。 三、关于非法证据排除问题 实务中由于承办人不依法办案,导致大量的非法证据被作为定罪证据使用。例如:没有同步录音录像的讯问笔录,打不开或者被剪辑过的讯问视频,重要的涉案证据保管人和侦查人员为同一人,大量的电子数据不依照技术规范做扣押笔录、合规取证做鉴定等等。再有就是办案机关任意侦查取证证据不关门的问题,对此高检规则的第340条和422条也都有明确的解释。 为了现身说法王老师详细讲述了自己办理的一个醉酒驾驶案件的细致入微的排非过程,总计12项最重要的定罪证据均被法院认定为非法证据予以排除,最终拿到了无罪判决。没想到貌似简单的案件深究起来还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细节,由衷感叹自己学艺不精差的太远。这让我对没有小案子只有小律师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四、关于庭审发问 我本人从业时间较短,目前为止还尚未参与过高质量的大案要案的庭审,所以对庭审质证和发问缺乏经验没有发言权,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学以致用多参与一些大案要案的旁听机会。 王老师对于质证方式是一证一质,还是一组一质,还是混合质证的态度是艺高人胆大来者不惧。但王老师强调对于关键证据律师要坚持一证一质,因为质证的主动权在辩护人这边。 发问、质证和辩论是庭审的三板斧,发问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侦查人员、被告人、证人、鉴定人等这些人的提问,把最想让法官和公诉人听到的案件事实焦点、证据焦点,通过发问的方式当庭展示出来从而突出辩护人的辩点。虽然开庭前辩护人会草拟一个发问提纲同时也会见当事人做庭审辅导,但庭审如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王老师的理念是胸有成竹,以不变应万变,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要建立在雄厚的高端刑辩能力之上。 结束语,两天的高端培训很快就结束了让人流连忘返感觉意犹未尽,王老师在总结会上也再次强调他能把高端刑辩做好的秘诀就是兴趣,王老师天生就喜欢刑事辩护,出道即巅峰。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我也是也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也借此机会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同行他们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有了这次良好的开端,也期待王老师下一次高端授业解惑的开始,也非常感谢当地律协的简小勇会长对大家的精心关照。高端培训外加美食美景,知识与思想的饕餮盛宴不虚此行,希望大家有缘再会。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香河园路1号万国城9号楼
电话:010-65206339(兼传真)
邮箱:dianmolawyer@163.com